|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研究正定历史 弘扬中华文明

研究正定历史 弘扬中华文明

关键词:正定文化,正定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正定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zhengding.ccoo.cn
  • 感谢 hbzd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17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研究正定历史 弘扬中华文明
——在正定古文化研究会二OO三年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许维明

各位领导、会员同志们:
  正定古文化研究会于1993年6月6日成立,已经十年。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关怀和支持下,经历了初创、坚持和发展三个阶段;初创艰难,坚持不易,发展则付出了更多拼搏和努力。因此,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在发掘、整理、研究、编纂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正定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论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刊《古圃》编撰印发,对提高正定历史文化名城知名度与将正定推向全国的宣传发挥了重大作用。
  去年4月30日,举行正定古文化研究会二OO二年年会后,着手编辑《古圃文汇》和《古圃》第七期。与此同时,部分会员还参与了正定政协文史委《正定文史资料》(第五辑)的编辑和印发、《重修正定白雀寺建议》考证和编撰、有关“企业文化”探赜和编纂以及会同正定县楚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的建议》调查研究与起草等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古圃》第七期组稿、编辑以及《正定文史资料》第五辑、《重修正定白雀寺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的建议》的印发。有关“企业文化”探赜和编纂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古圃文汇》第一版,由正定古文化研究会、河北省历史文化研究究发展促进会共同编纂,于10月份由河北人民出版杜出版发行。《古圃文汇》编入的75篇文章、36万字,是从前六期《古圃》发表的28O多篇文章、81万多字中精选,内容涉及古城沧桑、人物春秋、文物长廊、探赜索引、学术论丛、民俗风情、往事追忆和古城新声八个方面。这75篇文章,不是简单、孤立、机械汇集,而是经过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和《古圃》编委会,在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反复筛选梳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制作、有机组合、升华而形成的。这是对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它将正定古代历史及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面貌,比较系统、全面、科学的展现了出来。
  在行政区划沿革方面,《古圃文汇·古城沧桑》、《正定古代史大事记》和《正定大观·沿革管规》等以翔实的资料,揭示了正定古代行政区划沿革的来龙去脉。史家考证,正定一带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一万年前就有古人类聚居村落。南杨庄、西洋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7000多年前,正定先人就开始栽种庄稼、持器打猎、伐木架屋、饲畜养蚕;出土的陶器、石磨等文物证明,古人类制作技术已有进步。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朝,就发祥于真定府所属的番(今平山东)。商王封其重臣“赓”就在正定建立封国。西周初期,封商遗民于此建邶国、砥国。后白狄以正定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一中山国,是能以秦、楚、齐、燕、韩、赵、魏并列抗衡的“千乘之国”。秦统一六国后,于此设恒山郡辖东垣县(今正定)。自秦修驰道起,这里成为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从西汉起至三国、晋、隋、唐、宋、元、明、清,不管朝代女响更替,区划如何变更,正定一直是方国、封国、郡、州、路、府行政治所和军事驻地,成为河北中南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并且曾经是唐成德军的治所、大辽的中京、宋元的北都、明代的军屯卫,清初一度为直隶省会。在这些时期,它所管辖的区域,大大超出了当今石家庄地区之区域,曾经太行山以东、北京以南、黄河以北,东至齐鲁地区都为它所管辖。至到1923年正定还是京汉铁路与郑州平起平坐的中心站。就是因正(定)太(原)铁路修筑未达正定,使正定这个有史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但它仍然未离东垣(正定)之地。由此可见,石家庄这个河北省会的形成,就是对正定古代郡、州、路、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承袭。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要尊重历史。11月12日石市政协、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召开正定县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研讨会上,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正定这个文化中心,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根”,写出了《正定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找回了石家庄文化的自尊”。
  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古圃文汇·文物长廊·探赜索引·学术论丛》、《正定古代史大事记》、《正定大观·文物精华》以及《正定文史资料》(第五辑)不少文章,对正定古人创造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辉煌进行了探索。正定出土文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捕渔拧猎、农业耕作和植桑养蚕技术。在6000年前,就发明并广泛使用多种石质和骨质农具。南杨庄出土的陶质蚕蛹是人类饲养家蚕最早文物证据。商代,正定一带科技空前发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发展。新城铺出土的成批青铜器证明,冶铜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人民就掌握了多种复杂的纺织刺绣、钢铁嵌合、金银相错以及高超玉石加工技术。秦汉至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又有长足发展,常山郡建立了冶金基地,真定设置了冶金制造管理机构,冶金技术迅速发展,同时还能制造使用比较准确的衡器,并掌握了数学运算技能。魏晋北朝时期,铸侦、鎏金技术得到发展;纺织工艺更高,常山细缣、恒州绫罗等品牌产品,在全国享誉很高,是著名贡品。唐代,正定建筑技术跃居全国先列,多宝塔、澄灵塔、须弥塔、凌霄塔的设计、建筑,巨型赑屃搬运以及形体硕大的《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准确端放在赑屃背上的榫坑就是例证。宋金元时期,这里的纺织、冶金、建筑、水利、畜牧以及兵器制造诸多方面技能都有新的提高。著名的真定绫锦院制造的锦、绮、绫、罗是北宋上品。举高22米的大悲铜像铸造工艺更属世间稀有。大悲阁、摩尼殿的建筑和怀丙“别作柱”校正凌霄塔的成功,都为世人夸耀。医学亦空前发展,李东垣潜心研究内科学,创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和“扶正祛邪”治疗方法,堪称“补土派”鼻祖,为日本“汉医”尊为李杲学派。元代,正法经济文化繁荣,交通商贸发达,国内外商贾、实业家、学者云集,成为元大都以外最大开放城市。大食人落户真定的后裔瞻思,在经学、史学、天文、地理、历算、水利等方面研究成果更丰,有很多著作传世。因此,马可·波罗专程游历,他在“行记”中称真定“是一贵城”。明代,科技成就突出的是棉花广泛种植,推动了纺织技术改革、创新。真定卫兵器制造更为精良,出土铁炮,炮堂设计极为科学,而且历数百年表层光滑依旧。祟因寺毗卢佛铸造之精湛,是其更先进代表。清代,农业生产技术又有空前发展,雍正年间,大营水田,广种水稻,科学治蝗,大量增产;棉花种植技术之高、单产之多为全国之首。这里成为清廷赋税重要来源。此时,正定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在考古、收藏、医学、数学、测绘、灼图、水利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涉及古代政治沿革、历史人物、地理山川以及工程、商贸、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厚著述。这是一批宝贵文化遗产。
  在思想文化发展方面,《古圃文汇·探赜索引·学术论丛》、《正定大观·社会纵横·名胜要览·诗丛撷英》以及《临济概探》和《正定文史资料》(第五辑)相关文章,对古代教育、元代杂剧和佛教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绩。一、古代教育事业起步早,发展快。早在东汉,常山太守伏恭就在此修校施教,崇教尚学开始。隋代,本地教育家房晖远兴办教育,门人上千,教授三礼、春秋、诗、书、周易等学。至唐科举取士成为定制后,正定誉为“礼乐政教之乡”,建立了府学、州学、县学。宋代教育事业又有发展,金代依然。金廷重振教育,开贡举士,仅真定一滴就启用进士72人。府学就学生员达60人。元代真定府学曾经五次重修扩建,官府对学校管另相当完备。元世祖“劝农立社”敕下,民间办学兴起。至明代,真定府学曾18次修葺、扩建,府学规模空前发展,县学规制具足完备。洪武二年,曾颁布条例规定:生员入学,素令亲视;入学生员要达到府40人,州30人,县20人。还规定教育官员成绩显著,可破格晋升。如教育无方,致使生员有20名无长进,罚守令俸薪一月;20名以上无长进则笞守令40大板;教授、训导革职等等。与此同时,民办与官办民助书院随之发展。真定卫、神武卫也办卫所学校,使官兵识礼、习武。此时,除府学、县学外,还增书院4处,杜学5处。入清,除府学、县学进一步扩大外,各种书院又增,义学发展至7处,家塾、族塾、村塾几乎大村皆有。随着规制进一步完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二、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正定自先秦两汉起,历代文化艺术舞台,皆显正定文人学士之风采,很多诗文歌词均见于史册。如汉代王禹作《乐义》24篇、北魏孙宴晋著《西汉书》40卷、金代蔡松年有更多的诗集、文集等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在正定留有诗篇,特别是元曲(包括散曲、杂剧),与汉赋、唐诗、宋词并列登上中国古典文学巅峰,更是正定之骄傲。在元代,不到百年时日,我国北方出现元杂剧鼎盛时期,真定(正定)成为元杂剧早期一大中心,与这里文化积淀、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尤关。正定民间技艺,早在汉代,就开始流行,南北朝时期有了发展,产生了且歌且舞的“踏摇娘”艺术。到隋,民间艺术广为流行。北宋又出现一种以歌唱为主,有舞蹈配合的“大曲”艺术,在民间传播直至金代。后来,这种艺术形式由文人参与剧本创作、市镇提供演出场所和观众,便为元杂剧兴起准备了条件。那时,真定地处交通要冲,自然成为东西南北杂剧流传站点,从而促进元杂剧早熟。加之开府真定的五路元师史天泽勤政治理,使这里经济繁荣,为元杂剧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史天泽本人礼贤下士及其对元杂剧钟爱,并亲自填词作曲,就给了元杂剧创作直接支持。在这大背景下,元杂剧很快兴盛起来。史载元代出现著名剧作家56人,作品378种,除大都外,真定作家、作品居首,有著名作家7人,作品47种,其中既有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齐名之元曲四大家白朴,也有亦官亦文名家李文蔚、尚仲贤等;流传至今的作品共162种,其中正定作家的作品就有12种之多。内容涉及历史演义、爱情婚姻、神话传说、道德说教等;题材广泛、思想深刻、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为戏剧史研究家所赞叹!三、佛教文化深邃。正定古代,曾是中华文化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至今还比较完整的保存着具有跨时代、跨国界的辉煌遗迹。这是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一大亮点。佛教自西汉传人,佛图澄、释道安等国内外高僧,在此弘法,不久,僧尼出现,僧渊、智贤、慧智即是早期高僧、圣尼。墓庄寺、白雀寺、大觉掸寺相继兴建。隋唐,寺庙建设形成规模。相传,南阳公主于此济世度民;史载唐自觉禅师铜铸举高49尺的大悲像落成,成为对外交流窗口,日僧圆仁入唐取经,专来礼佛求法。此后1600多年间,正定境内所建寺庙即有170多处,城内及四关竟达40处之多。高僧名师倍出,佛学辩才慧净被誉为“东方菩萨”;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则是“禅学名家”、“佛学革命勇将”;还有法眼宗奠基人桂深等,可谓寺塔林立,法雨滂沛。宋代寺庙建筑又上层次,摩尼殿、慈氐阁、大悲阁建筑,以及举高22米千手观音铜像铸造,再现佛教鼎盛。从金元到明清,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佛教文化阵地。为巩固皇基,不仅任命高级僧侣专司管理、派遣名师替僧亲自住持,而且上至帝后王公下至官吏,或捐助,或诏募,不断修葺、扩建和装饰,并亲临礼佛、题额、作联、赋诗、撰文颂扬。在清代,特别是康乾盛世,又出现新的兴盛,仅乾隆一帝就七次莅正礼佛,留下30余篇诗文。正定是临济宗发祥地。临济宗是世界佛教之主流,上可溯至过去庄严劫998佛毗婆尸,七传至现在贤劫释迦牟尼佛,再传西天初祖迦叶,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达摩东渡为中国掸宗初祖,又六传至慧能,再传下五世义玄为临济宗之开山,继之代代相传至今,有明为四十五代传人。在唐代,义玄子正定临济寺首创三玄、三要、宾主、简料、照用之宗旨,棒喝兼施接引学人,探邃禅学。因其宗风峻峭、单刀直人而名声大振。从公元八世纪至今,相继传入朝日、南亚、欧洲、澳洲和拉美,“临济子孙遍天下”名副其实。近年,佛学界研究称:六祖《坛经》奠定了唯心辩证法基础,而《临济语录》对唯心辩证法又有创新发展。义玄关于佛与魔、圣与凡、净与秽、真与俗;辩佛辩魔、辩真辩伪,辩凡辩圣;佛魔同体不分,疑心是魔,清净是佛,以及逢佛杀佛,逢祖杀祖……;求佛失佛、求道失道……,觅着转远,求之转乖等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以及否定之否定,都是对唯心辩证法之精辟论述,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合理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发展到比较精致的程度”。从《镇州临济慧照样师语录》(见《临济概探》)关于“逢佛杀佛、逢祖杀祖……”的命题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关于“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消灭的”命题来看,可清楚得知义玄的禅学和马克思的哲学之间的源缘关系。由此可见,义玄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古代人物研究方面,《古圃文汇·人物春秋》和《正定历代名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完稿的《古圃》七期又有发展。正定,地灵人杰,名士辈出,素有“藏龙卧虎”之称。古代正定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其中“咸平、景德治世”的宋真宗赵恒为元德皇后(真定李氏)所生,可谓“藏龙之实”,还有雄据立国的君王张耳、赵佗等。“卧虎”更多,如兴利除弊的重臣赵普、史天择;略勇兼备的将领赵云、曹彬;宁死不屈的英雄杨粹中、颜杲卿;农民起义的首领张燕、霍季,以及一批又一批的学者、大家、巨匠,如佛教高僧慧净、智贤;元曲大家白朴、尚仲贤:文学家瞻思、苏天爵;医学家李东垣、罗天益和音乐家王禹、史学家张晏晋、工程学家怀丙、诗人蔡松年、书画家李著等等,都是举国公认之名士。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充分反映了古代正定人民的聪明才智之超凡。这极大地丰富了正定古代文化积淀,为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永恒活力。与此同时,对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乃至乱世奸佞,也进行了发掘、研究和整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之功过,以正反两方面借鉴历史,更有益于资政育人。
  此外,对古代的民俗风情、常山诗文、往事追忆、掌故传说等都进行了发掘、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总之,《古圃文汇》的编纂出版,是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十年来工作的基本总结,它将使我们更自觉地把握正定古代历史发展本质和规律。这对应对对外开放中泊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挑战,用中华文明将其改造和吸收而洋为中用;应对目前历史研究中实用主义、折衷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挑战,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古为今用,藉以改善硬软环境,海纳国内外资金和人才。这对今后正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大意义。
  上述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给了热爱正定、钟情于正定古代文化的仁人志士,发掘、整理、研究、编纂古代文化的宽松环境,才得于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而开展工作:二是正定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内外顾问及相关专家、学者在事业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支持,特别是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并给予资金支持,才保证了研究会工作的进行和会刊《古圃》地印发。在这里我再次特地向一些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对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在资金上的赞助表示感谢;三是在对外开放中,对泊来文化向中华文明的
挑战和历史研究中功利主义的随意性,向客观、科学研究的挑战,从而激发了研究会会员举笔应战的义务和决心,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对正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赋予会员的社会责任而产生的动力。在这义务和社会责任的鼓舞下,广大会员,不殚艰辛,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努力发掘、整理和研究。为此,不少会员自费购买了廿五史、《中国通史》、《资治通鉴》、《辞海》、《辞源》、《佛学辞典》以及地方故旧史志、专著等,通过自学,充实了业务资本,提高了编撰能力;四是加强了本会与县内外相关机构及其专家、学者的协作与合作,例如与河北省历史文化研究发展促进会、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协作与合作,大大提高了研究水平和《古圃》的编撰质量;五是本会内部在会长们的领导下,继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智者多谋划,能者多工作,不为资、职、陈规所拘,充分调动了一切积极因衰。这是搞好研究工作的基本保证。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不足和困难。困难主要还是资金不足,虽然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都能给予资金支持,但仍与研究会工作开展不相适应,制约了会刊(古圃)出版发行和一些正常活动的进行,影响了研究工作的开展。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一是研究工作缺乏计划性指导,对一些重要专题研究不能统一部署及时开展;二是会员个人研究,有的缺乏中长期计划,大多是凭偶然机会,逮住什么课题就研究什么,致使一些预定课题研究不能及时完成,有的甚至落空;三是组织会员集体学习太少,影响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四是会员发展缺乏向经济系统延伸,如商贸、科技、教育、工商、税务、农业、水利、畜牧等系统的会员太少,甚至无有,因此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
  今后研究方向。从总体上讲,应继续查阅经书、正史、类书、政书、文集,考察金石碑铭,征集民间口碑,尽多开发资料线索,丰富研究内容,开展专题研究。使我们的整体工作开掘到新的深度,提升到新的品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古代文化的发掘、研究上,而应该同现代文化研究相结合,促进现代文化的繁荣。现在提出一些题目供大家参考。1、对鲜虞——中山国的研究。鲜虞——中山,在正定建国较早,出土文物丰厚,影响很大,目前史学界研究不多,我们要揭开这个王国神秘面纱;2、对秦修驰道的研究。自秦修驰道,正定才成为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为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我们有责任给予更多关注;3、汉代封邑,是正定古代行政区划沿革非常频繁的时期,揭示它的真正的原因和规律有很大意义;4、对成德军割据的研究,是全国乃至世界唐史研究的重大课题,研究割据所以形成和长期能够坚持的特殊原因,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5、要研究宋元时期真定的繁荣与衰败,以及明代真定移民、军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正定复兴很有意义;6、佛教文化是正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临济宗从远古至今跨境域的有序传承,以及临济禅思想的深邃内涵,是研究世界佛教历史和佛学思想发展的重大课题,正定地处临济宗发祥之地,对它的深入研究责无旁贷;7、正定古代史上是元杂剧创作和演出中心,也是中国戏剧发祥之地,可见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我们理所当然的应该领先研究;8、正定历代名人很多,对它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加强正反两方面人物功过的学术研究,以资资政育人;9、加强正定古代经济和科技的研究,改变这方面研究的薄弱状况,要在这些单位发展会员,开展工作,多出成果;10、古代正定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辉煌,文学艺术系统的会员要加强研究,多出成果;11、正定文物古迹很多,要投入力量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要介绍它的产生年代、艺术价值,要更多地考证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通过研究弥补已往史志编撰之过于薄古,填补历史资料之空白;12、加强对历史有争议问题的考议。诸如行政区划变更年代、重要建筑始建年代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等,有许多历来说法不一,要深入研究揭示历史的本来面貌。
  与此同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现代文化,界定正定现代文化及其代表性的物化标志,强化正定历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这里建议大家再读《古圃》第二期《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之思考》,以受启迪,奋笔撰文,深入探讨,为今后发展各抒已见。这对正定复兴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有重大意义。
  今后,为搞好正定古文化研究会的工作,首先要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把研究的着重点放在正定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来,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坚持与县内外相关机构及其专家、学者的协作与合作,同时要加强史学学习,提高研究和编纂水平;坚持在研究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引导全体会员继续保持和发扬不殚艰辛、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精神,保证预定专题研究按时完成;坚持积极参与今后正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实际行动,为把正定建成经济强县、文化名县、旅游大县而努力奋斗!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